招生就业

2020级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招生简章

作者:

2020年03月12日 14:08

2020级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招生材料

一、核心专业与关联专业

核心专业:物流管理

关联专业:物流金融管理

二、就业领域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岗位面向分布示意图

1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岗位面向分布示意图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仓储和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金融信贷等理论知识,具备储配规划与实施、办理金融结算和信贷理财业务等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具有适应时代要求支撑终身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具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服务、求真的专业品质,主要面向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的业务运营、市场开发、财务会计、投资理财等岗位群,从事银行信贷、物流金融业务开发、物流金融业务监管、物流业务结算、物流企业投融资业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

1. 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银行信贷、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运输管理实务、统计学、物流职业技能实务等。

课程构建框架0910

2 “双平台+双模块”课程体系示意图

2. 精品课程

遵循行业企业岗位职责需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建设形成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海量存储及共建共享,服务学生自主学习,辅助教师灵活教学。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教材、电子教案、PPT、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说课录像、实训计划、案例库、习题库、考核评价标准、资源共享学习网站等。

目前已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如表1所示。

1 精品课程资源表

课程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责任人

学校

企业

仓储管理实务

教材、电子教案、PPT、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录像、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案例库、习题库、考核评价标准、文献资源等

刘强

中诺斯

运输管理实务

武秀焕

宇鑫物流

供应链金融

翟翔楠

齐鲁证券

企业资源规划

孙宜彬

用友新道

配送管理实务

杨远新

新易泰

物流信息技术

孙宜彬

新易泰

 

四、名师介绍

1. 师资力量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占21.43%,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3人占92.85%;专兼职专业带头人2人,兼职教师10人;高级物流师(国家一级)5人;快递培训师4人;全国十大沙盘名师(获沙盘教学突出贡献奖)1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师德标兵5人;创业培训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4.4%。同时,本专业与密切合作企业签订兼职教师聘任协议,聘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任务,提高专兼比例。

2.    教学名师

(1)校内名师

孙宜彬: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物流师,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教练,2015年、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赛项裁判员,全国十大沙盘名师,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山东省沙盘教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学院第一届教学名师,学院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济南市现代物流协会政策研究员。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论文《Research on the electrical business logistics 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and node analysis》被ISTP国际会议收录。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主编的《ERP沙盘模拟实战经营》被国内众多中高职院校使用,产应一定的影响。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五方联动 校企育人—工商管理类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14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新商贸流通专业群校企协同 四维对接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2018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效性研究》获2014年全省技工教育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学生技能的指导,指导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沙盘模拟经营项目等赛项,在第44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全部获得第5名,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高职组)山东省省赛冠军、全国总决赛金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国赛一等奖4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省级一等奖20余项。因在我国备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工作表现,201711月,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通报表扬(【人社部发〔20178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表扬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和为参赛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的决定】)。

(2)校外知名导师

杨杨,女,济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多次获得学校本科教学贡献奖和济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科创比赛多次获得省级奖励。主持的教研课题获得校级奖励1项,参与的研课题获得省级奖励1项。发表高水平10余篇,主持省厅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的课题研究获得教育部奖励1项。开设的本科生课程包括:金融学(双语)、中央银行学、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外汇理论与实务、金融专业英语等;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司金融(英文)。

刘富潮,男,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教育专家、产品经理、工程师。多年类深耕高校区块链教育实训体系构建,对区块链实训平台培养目标、培养对象、课程定义、课程体系、教学案例等方面有深刻认知,针对高校的区块链教育,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学生快速掌握区块链技术知识,了解区块链技术对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区块链思维与能力。让新技术融入课堂、助力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内涵升级。

五、核心知名实训室

3 多功能商贸流通跨专业共享实训平台示意图

4 世赛货运代理中国集训基地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_MG_0749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100_5369_副本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_MG_0617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_MG_0625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_MG_0768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_MG_0220

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六、校企联合培养

1. 联合培养企业

在专业建设中,项目团队十分重视发挥政、行、校、企、社五方独特的优势,强化彼此间的沟通互动,促进各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共建互通,建立了“五方联动、双向协同”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依托于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了专业和行业发展相对接。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积极探索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与多家知名物流、金融企业密切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双方在合作协议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企业关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增设企业课程和同类课程置换重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企业课程及实践技能课程由企业承担,企业派出专人参与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等工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定期组织企业文化讲座,提供带薪实习岗位,专兼教师交流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要求。

     

6 技能导师指导与专家讲座

2. 优质就业单位

物流管理与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齐鲁证券、开元金融、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山东省网商协会、山东省九州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京东物流、苏宁云商、心怡科技等有着广泛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就业等提供支撑。

七、社会评价

1.技能人才培育摇篮

2017-2019年,学院连续3年被人社部认定为第44届、45届、46届世界技能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基地按照“国际视野、世赛标准、高端定位、内涵发展”的要求,建成了全国首家“互联网+下的货运代理集训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在世赛选手的训练、选拔、集训和强化集训、教练团队培养及货代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货运代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2.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面向物流行业从事资金结算、信贷理财、投融资服务等领域,学生既要懂物流知识,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管理技能,该行业新兴业务多,操作流程长,业务风险高,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本专业需要兼顾物流与金融两个层面的培育,突出物流金融特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流与金融赛事,不断开拓专业视野,提升职业技能。

在校期间,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省赛一等奖;2019年,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运营管理大赛三等奖。

3.深化校企合作

    物流金融管理依托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与多家物流企业、金融企业开展深入、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断推动校企融合进程,为教学、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支持。

IMG_256

7 举办校企合作座谈会与毕业生双选会

4.提高社会满意度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每年对用人单位、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撰写专业调研报告和召开论证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企业、家长等社会多角色满意度为抓手,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